给宝宝接种疫苗家长需要怎样做
目前我国学龄前的小宝宝应接种的疫苗有很种,接种的次数也很多。除了给宝宝口服药丸外,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注射接种的,那么,给宝宝注射疫苗时家长该做些什么呢?家长们可了解以下内容,看看你在宝宝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应为宝宝做些什么。
为宝宝选择合适的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这是国内最广泛使用的疫苗肌肉注射部位。但是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和接种针次的增加,如果所有疫苗都接种在上臂三角肌上,就会使局部肌肉负担过重。因此,目前大腿股外侧肌注射正逐渐被采用。
大腿股外侧肌中段1/3前外侧
这是欧美等国给宝宝进行疫苗肌肉注射最常使用的部位。一方面,该部位很少有大血管和神经干通过,实施接种非常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肌肉丰厚,血运丰富,疫苗吸收好,局部反应轻,可供多次注射。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在该处注射时不用脱上衣,宝宝很少着凉。
其他部位
还可根据不同的疫苗接种方式选择其他接种部位。如皮内接种法,注射部位为左上臂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又如皮下接种法,注射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凹陷处。
安抚宝宝恐惧的情绪
宝宝在接种疫苗时会挣扎、哭闹,所以家长要尽力的安抚宝宝恐惧的情绪。搂抱式的接种体位既能很好地固定宝宝,又能让宝宝有安全感,适合家长采用。比如准备在宝宝右大腿接种疫苗时,应让宝宝坐在家长的右腿上,家长应用右臂搂住宝宝,使其头部靠在自己胸前,将其左臂放在自己身后,并用左手握住宝宝的双侧小腿。
在医生为宝宝接种疫苗时,家长应及时的协助医生,并随时安抚宝宝。为宝宝以安全的感觉,抚慰宝宝的不安情绪。让宝宝顺利的完成每一个接种疫苗的疼痛过程。
家长们为的宝宝注射二类疫苗的有很多,一般家长会给宝宝注射水痘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感疫苗、麻风腮三联疫苗这些适合1-2岁宝宝的免疫疫苗,去预防宝宝疾病的感染和入侵。下面小编带家长们去了解一下这些疫苗。
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一般注射于1岁以上没有感染过水痘的宝宝,只需接种一次。水痘病毒会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染。水痘疫苗包含微弱的、经过处理的活性水痘病毒,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宝宝即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出皮疹。所以推荐每个宝宝都接种水痘疫苗,尤其是即将入园的宝宝。
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适用于甲肝感染地区或者与甲肝病人密切接触1岁以上宝宝,一般1岁接种一次,1岁半~2岁接种一次。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们带着宝宝到公共场所的机会也多了。因此,经常带宝宝外出进餐的家庭应该注意要给宝宝提前注射甲肝疫苗,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宝宝对甲肝病毒的抵抗作用。
乙脑疫苗
乙脑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脑,适用于8个月~10周岁的宝宝,宝宝在1岁、2岁、6岁各接种一次。一般生活在城市的宝宝感染乙脑病毒的机会不是很多,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是否出现该种流行病来决定。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适用于半岁以上的宝宝。每年接种一次。体质虚弱,容易受到感冒侵扰的宝宝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麻风腮三联疫苗
麻风腮三联疫苗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适用于一岁以上的宝宝。一般1岁半~2岁接种一次,入学前再接种一次。这种疫苗建议打,因为腮腺炎在托儿所或者幼儿园也是一种比较高发的传染病,如果宝宝早期获得了对这种疾病的免疫力,以后就不容易受到传染。
一般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应选择适合自己宝宝的二类疫苗为宝宝预防接种。家长可根据上文对一些宝宝常用的疫苗介绍,对症下药,结合宝宝的体质和年龄为宝宝注射,让宝宝不再受病菌的侵扰。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