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宝宝气质的“9种”表现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每个宝宝都有天生的独一无二的气质,在生活中通过一些特点:如规律性、反应能力、坚持性以及适应程度等表现出来。   1活动水平   活动水平即活动量。是指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和活动节奏。例如:宝宝在室内是否能经常保持安静;在室外活动是否喜欢到处跑,或爬上爬下。   2规律性   规律性指宝宝的生理机能。主要表现在饮食、大小便、睡眠等生物功能的规律性。例如,宝宝每天晚上是否在大约相同时间睡觉;每天是否在大约同一时间大便。   3趋避性   宝宝面对新事物或陌生人,以及最初的反应是接近还是退缩。例如,宝宝见以陌生人来家中是否上前打招呼。   4反应强度   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强度。例如:宝宝哭时是经常大哭还是小声哭泣;高兴时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还是微微一笑。   5坚持性   坚持性表现在努力进行或继续做事情的坚持程度。例如,宝宝哭时是否易哄,稍大些的宝宝可表现为学习一种技能时(如搭积木、骑车),是否能克服困难直到学会。   6反应度   通俗地讲是否敏感,可以表现为对光、声、气味、温度等生理感知的敏感性,也可表现为对他人态度变化等心理敏感性。   7适...

阅读更多...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6种宝宝牙齿发育期的“不良习惯”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在宝宝生长发育期间,许多不良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牙齿的正常排列和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长期如此会影响宝宝牙齿和面部的美观。下面的一些不良习惯应及时纠正。   咬物   一些宝宝在玩耍时,爱咬物体(如袖口、衣角、手帕等),这样在经常咬物的牙弓位置上容易形成局部小开牙畸形。   偏侧咀嚼   常见一些宝宝在咀嚼食物时,常常固定在一侧。这种一侧偏用一侧废用的习惯形成后,易造成单侧咀嚼肌肥大,而废用侧因缺乏咀嚼功能刺激,使局部肌肉废用萎缩,从而使面部两侧发育不对称,造成偏脸或歪脸。   吮指   宝宝一般在3~4个月时,常有吮指习惯,一般在2岁左右逐渐消失。如果2岁后还常有这种动作,就属不良习惯。由于手指经常被含在上下牙弓之间,牙齿受到压力,使牙齿正常方向的萌出受到阻力,而形成局部小开牙,即上下萌牙之间不能咬合,中间留有空隙。同时由于经常作吸吮动作,两颊收缩使牙弓变窄,形成上前牙前突或开唇露齿不正常的牙颌畸形。   张口呼吸   宝宝经常张嘴呼吸会导致上颌骨及牙弓受到颊部肌肉的压迫,限制颌骨的正常发育,使牙弓变得狭窄,前牙相挤排列不齐引起咬合紊乱,严重的还可出现下颌前伸,...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踢被子的原因及对策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有些宝宝总在睡梦中踢被子,为此家长很伤脑筋。爸爸妈妈们轮流“值班”给宝宝盖被子,其实这时家长们应该想到宝宝踢被子是有原因的,解决踢被子也是有方法的。下面家长们来借鉴一下宝宝踢被子的原因和避免宝宝踢被子的对策。   宝宝踢被子的原因   人在熟睡以后,人体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外界的轻微动静都不能传入大脑,人体暂时失去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使整个身心都得到休息。但是,在刚入睡还没有完全睡熟或刚要醒来还没有完全醒来的时候,大脑皮质处于局部的抑制状态,即大脑皮质的另一部分仍然保持着兴奋状态,只要外界稍有刺激,机体便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兴奋后极易泛化,当外界条件稍有改变时,如白天宝宝玩得过于兴奋,睡前父母过分逗引,睡时被子盖得太厚或衣服穿得太多,睡眠姿势不佳,患有疾病等,均会引起宝宝睡眠不安导致宝宝睡觉时踢被子。   避免宝宝踢被子的对策   (1)在睡前不要过分逗引宝宝,不要恐吓宝宝。白天也不要让宝宝玩得过于疲劳。这样,宝宝睡着后,大脑皮质的个别区域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极易发生踢被子。   (2)宝宝睡觉时被子不能太厚...

阅读更多...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1-2岁宝宝的语言发展进程之“单词句”时期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宝宝年满一岁后就已经进入语言阶段,随着大人们的交流宝宝们也能含糊其“词”了。见到家长也能模糊的叫起“爸爸妈妈”了。也能通过一个字来“表达”他的意思了,这种单词就可以作为宝宝表达事物或动作的一般标志了,并且宝宝也能运用这些已掌握的词说出一些“单词句”了。   宝宝从10~15个月期间,每个月能掌握1~3个新词,1岁半进入词语激增时期,每个月能掌握25个以上新词。词语的增长为宝宝语句发展提供了材料。从20个月开始,进入词的联系和语法生成时期。因此,一般将宝宝15~20个月划为单词句阶段。   单词句指宝宝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1岁半的孩子所掌握的词语包含关于物体名称、物体运动状态,如跑、掉;物体数量、事物性质,如脏、烫;空间关系,如床上、地下以及否定状态,如不、不要等,宝宝会使用这些单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感觉、要求、命令或描述些情境、事件等。带有明显的语言的性质,起着交流的作用,往往是成人需要用一个句子才能表达的内容,它可以用一个单字或一个单词来表达。 ...

阅读更多...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抚触需要注意什么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大家都知道为新生儿进行抚触是非常有好处的,给新生儿做抚触近年来也很流行。刚出生的新生儿通过和妈妈亲密的抚触运动,不仅能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增加睡眠和饮食,还能增进母子间的情感交流,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温馨氛围。   新生儿抚触的注意事项:   1、在为新生儿做抚触时,家长不仅要注意新生儿的动作,还要和新生儿聊聊天,即使新生儿听不懂你的话也要与他说说笑笑,让新生儿不再紧张。   2、在新生儿护理期间,一定要每天为新生儿进行抚触,因为新生儿对某些动作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够牢牢印在大脑里,所以抚触应当持之以恒,坚持不断。   3、家长在做新生儿抚触时必须根据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来选择如何抚触。刚出生的新生儿主要以抚摸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强度不宜过大。如果新生儿出汗较多、面部潮红、呼吸急促,说明运动量过大。   4、在抚触时,家长可以把抚触的动作相结合,这样对新生儿更有好处。除了抚触的手法要正确外,每个动作也要准确,以便让新生儿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   宝宝8个月是否应该让他站着,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宝宝的体质都是不一...

阅读更多...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婴儿抚触好处多多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很多的家长都对婴儿抚触有一个非常不正确的认识,都认为抚触就是自然而然地抚摸宝宝的后背,或者用手指轻揉宝宝的小脚丫。其实,这种父母与婴儿的皮肤接触就是一种按摩。系统的婴儿按摩学名抚触,在美国已成为照顾婴儿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   婴儿抚触的好处有哪些?   1、其实婴儿抚触就是家长使用整个手掌对婴儿身体进行轻柔地接触和平滑地触摸,这听起来非常容易,但要想做好是很难的,在美国有执照的婴儿按摩师需要经过长期完整的训练。   2、婴儿抚触不仅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婴儿护理专家认为,婴儿按摩具有帮助宝宝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紧张等功效。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按摩活动了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长得更健壮,身体更健康。按摩还能帮助宝宝睡眠,减少烦躁情绪。纽约一家医院实行每天拥抱及抚触婴儿的规定后,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从30%降至了10%。   3、很多家长会问,什么时候可以给婴儿进行抚触呢?其实从婴儿出生的第二天起,就可以给婴儿按摩,母亲是最理想的抚触者。给宝宝按摩最好每天一次,最佳按摩时...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菜鸟妈妈们需要了解的一些母乳喂养常识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在菜鸟妈妈们喂宝宝吃奶的过程中,宝宝哭,或者频繁的寻找奶头,并不一定就是因为宝宝饿了。有些宝宝对于一些需求和不满的表示,也会啼哭。所以当宝宝哭起来时,妈妈们不要急着,也不要认定是宝宝饥饿所导致,还可以从以下原因中分析一下:   1、宝宝需要妈妈的怀抱,需要满足额外的吸吮要求;   2、尿布脏了,或者宝宝的小屁屁上长了疹子;   3、妈妈给宝宝穿的太多,宝宝感觉太热;或者相反,感觉冷;也会引起宝宝啼哭   4、吃奶时宝宝肚子里进了气,感觉不舒服,宝宝也会哭泣;   5、妈妈吃了某种宝宝过敏的食物,比如芥蓝、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制品;   6、妈妈心情过于焦虑,也会导致宝宝烦躁不安;   很多年轻的妈妈并不了解的一个事实,母乳喂养的宝宝,即使吃饱了母乳,还能够再吃下去一些奶粉。这并不表明他们仍然饿,而是宝宝的一种天性。有些宝宝吃完奶粉就安静了,家人误以为这是因为母乳没吃饱,奶粉喂饱了。实际上宝宝只是需要额外的吸吮,奶粉不过是满足了这个吸吮要求,所以宝宝安静下来,宝宝其实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奶粉。最好的满足,依然是妈妈的奶头。   因此,菜鸟妈妈们应了解母乳...

阅读更多...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益处妈妈们知道么?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家长都喜欢在宝宝出生的时候母乳喂养,这样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同时还会预防宝宝多种疾病的发生,增进宝宝和妈妈的感情,所以建议家长们要尽可能的哺乳喂养宝宝,不但有益于宝宝身体健康,这也是节省家庭开支的一种方式。下面家长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母乳喂养的益处吧。   1、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品,母乳的温度适中适合宝宝食用,且含有杀菌的效果,清洁、新鲜、无污染、无公害食品。   2、母乳中含有抗体,宝宝通过母乳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胃肠炎等可抵御多种疾病,这是奶粉所不能替代的。   3、宝宝吸食母乳有利于宝宝面部肌肉的伸张收缩,以及牙齿的发育,可预防由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   4、母乳喂养有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母乳里边含有宝宝大脑发育所含有的氨基酸,且宝宝长时间的和妈妈接触,有利于宝宝快速的适应妈妈,增进宝宝和妈妈之间的感情。   5、母乳中脂肪和糖的含量最适于宝宝的吸收,人奶和牛奶每100毫升含脂肪均为3.5克,人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作用量大的是分泌型SigA。它可吸附在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的毒素上,防止侵入呼吸...

阅读更多...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多给新生宝宝抚触可增强免疫力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很多妈妈常常为怎样增加宝宝免疫力而烦恼,其实抚触就能使宝宝感觉安全、自信,而且抚触能增加机体免疫力,刺激消化功能,减少婴儿焦虑。   其实,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宝宝就已经接受了母亲产道收缩这种特殊的“按摩”。有很多实验证明抚触对早产儿的作用相当重要,比如在1958年,HARLOW博士着名的实验震惊了心理学界,在实验中的小猕猴宁要可以抚摩的母猴的替身物品,比如用一个架子上蒙上毛圈织物,而不要食物,如裸露在钢丝架上的奶头和牛奶。抚触的研究从此进入了崭新的一页。   一般来说,有关于婴儿抚触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早产儿。对早产儿施以抚触治疗,结果令人吃惊,如此简单的干预手段使羸弱的早产儿的体重、觉醒时间、运动能力明显增加,住院时间缩短。并且,在出院后的调查中,经常施以抚触的早产儿,在体重、智力、行为等方面的评估分值也大大高于未经抚触的早产儿。   此外,专家进一步将抚触研究运用疾病儿,同样也产生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那么,有的妈妈就要问了,抚触可用于健康婴儿吗?调查发现,经抚触的新生儿奶量摄入高于对照组。抚触可以增加胰岛素、胃泌素的分泌,不仅如此,在...

阅读更多...

类别:知识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适宜0-1个月的宝宝的手部游戏

Public MM 写于 2015-03-30

  训练孩子的手脚,等于给孩子做“大脑体操”。手的动作,代表着孩子的智慧,因为大脑用来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和指挥手的运动占的比例最大。大脑有许多细胞专门处理手指、手心、手背、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信息。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因此,训练宝宝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   出生开始大多数的婴儿都有吸吮小手的兴趣。他们将整个小手放进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极大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当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   游戏:当宝宝把小手伸出来时,成人多抚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上练习抓握,这时他的手握得很紧。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